近日,上海多所学校的学生家长反映,“学校午餐的虾仁炒蛋‘发臭’,已被紧急撤下。”[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
9月15日9时40分左右,绿捷公司派驻静安区某小学经理孙某某发现配送至该校的3箱虾仁解冻焯水后,其中一盆(约18公斤)内有虫,即报告公司品质部负责人钱某,钱某将情况报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张某某指令业务经理等人对供应211所学校(含分校区)的虾仁原料及菜品全部下架并就地销毁。9月16日,张某某要求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称:下架原因系虾肠外溢,有泥沙。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全文如下:[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此前报道
9月15日,上海多所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发现有臭味而被紧急撤换。午餐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回应称因为“虾仁中有细沙”。事后,学校补发饼干和面包作为替换。
在社交媒体上,众多上海学生和家长反映,由该公司配送的餐食问题不少,包括但不限于菜品质量差、油炸食品过多,导致学生在校吃不饱、吃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且家长们反馈、投诉后并无明显改善。
对于午餐撤换事件,9月16日绿捷公司对上海当地媒体表示,公司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同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已关注到此事,并积极开展调查。
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关于上海校园午餐的不满:油炸食品比例偏高,鸡鸭类肉食占比过重,长期食用不仅容易引发肥胖,还被家长担心可能导致激素升高,带来性早熟风险。同时,不少人晒出午餐图片,反映食材不够新鲜、色泽口感欠佳,有“僵尸肉”“僵尸菜”的嫌疑。个别家长声称,孩子在餐食中曾吃出过钢丝球碎屑、塑料残片、小石子等异物,令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规范性产生质疑。餐食价格普遍在每顿 15-18元,部分学校(如静安区)甚至上涨到 25元/顿。但学生的感受却是“吃不饱”“不好吃”。有家长无奈表示,交完饭钱后仍偷偷让孩子自带餐食,以避免孩子在校“挨饿”。
此次上海校园配餐风波中,针对绿捷这家公司配餐服务的投诉较为集中。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9日,前身为1999年创立的上海绿捷快餐有限公司,现为上海市规模较大的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之一。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绿捷中标了上海20余所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的供餐服务或食堂餐饮服务项目。
相关链接: 上海的校园餐被曝光了,一起来唠唠常州的校园餐
来源 上海市公安局、财新、潇湘晨报、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