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论坛

查看: 16384|回复: 0

自贡“彩灯人”③ | 胡少文:瓷器变灯成一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3 1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阙向东 自贡网记者 张才/文 叶卫东/图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已知最早的原始青瓷距今约4200年。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自贡人“突发奇想”,将同具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瓷器和彩灯相结合,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瓷器灯,堪称一绝。

“瓷器灯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添了几块砖、加了几片瓦。”龙年新春,第30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喜迎四海宾朋之际,自贡特色彩灯瓷器捆扎制灯技艺创始人之一、84岁的胡少文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贪功”,他一再强调最早制作并在灯会现场展出的瓷器灯,出自市日杂公司两位老营业员张广汉和吴纪云之手。

自贡“彩灯人”③ | 胡少文:瓷器变灯成一绝-1.jpg 胡少文回忆制灯经历

自贡属丘陵地区,解放前走街串巷的商贩,往往将瓷器捆扎成型后方才挑着售卖。这样一来行走方便,不易损坏;二来美观,能吸引顾客。随后逐渐形成了做寿的“寿碗”要捆扎成型,才摆上堂前志庆,女方陪嫁的碗盏更要用红色细麻绳精心捆扎后,方可放入脚篮送往夫家等民间习俗。久而久之,日杂公司柜台的营业员也在工作中练就了捆扎瓷器的手艺。

胡少文提供的黑白照片显示,早期瓷器灯所用的瓷器包括酒杯、茶壶、汤碗等,加上流苏点缀而成,造型相对简单,体量也不算大。即便如此,瓷器灯在1964年举行的自贡首届迎春灯会上,首次亮相便一鸣惊人。此后两年的第二届和第三届“迎春灯会”上,日杂公司相继推出“辣椒花”“太阳花”“桔花”等瓷器工艺灯,观众同样好评如潮。

自贡“彩灯人”③ | 胡少文:瓷器变灯成一绝-2.jpg 早期瓷器灯

“原材料都是现成的,展出结束后瓷器还可以照样售卖,节约了成本。”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自贡市供销社工会副主席的胡少文,身兼单位灯会办公室主任,牵头设计并制作了“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群狮戏球”等灯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大型瓷器灯捆扎技艺。

令胡少文记忆犹新的“二龙戏珠”灯组由两条长4米、高2米的瓷龙和一个直径0.6米的彩珠组成,为自贡灯会首次推出的大型瓷器灯组。该灯组共使用各类瓷器一万多件,龙的胡须用小酒杯,龙尾用调羹和条盘,青花玲珑碗内装灯泡作龙身,通电后,灯光从半透明的小孔中透出,整个龙身晶莹剔透,活像龙身上的片片鳞甲。

自贡“彩灯人”③ | 胡少文:瓷器变灯成一绝-3.jpg 胡少文收藏的灯组设计图 自贡“彩灯人”③ | 胡少文:瓷器变灯成一绝-4.jpg “龙凤呈祥”灯组主创团队留影(右三为胡少文)

在1987年举办的首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龙凤呈祥”灯组获特等奖,并先后到全国各地及海外展出,赢得了国外友人的赞誉。“群狮戏球”灯组在1988年第二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再获特等奖,同年随自贡灯会在北京展出。灯组共用瓷器两万余件,6只高度达2.5米的大狮子原型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前的两头石狮——胡少文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用相机拍下石狮的不同角度,然后绘制成图。

2000年前后,从单位退休的胡少文逐渐淡出彩灯行业,但让他欣慰的是瓷器灯的发展并未止步。彩灯匠人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使灯组的体量不断增大,视觉冲击力愈发强烈。2019年的“华夏乐章”更是创下了自贡灯会历史上的“瓷器灯之最”,灯组高30米、直径25米,重达102吨,共使用20余万件瓷器。

“一开始是完成单位交给我的任务,没想到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带着灯走南闯北甚至漂洋过海……” 胡少文称自己的人生因彩灯而改变,为瓷器和彩灯艺术的结合而自豪,更期待后辈彩灯人发挥奇思妙想,不断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自贡“彩灯人”③ | 胡少文:瓷器变灯成一绝-5.jpg “华夏乐章”灯组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不代表自贡论坛观点和立场,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全站链接: 工程造价 币安下载

QQ|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小黑屋|举报中心|手机APP|自贡BBS ( 蜀ICP备12031032号-2 )川公网安备 51030002000002号

GMT+8, 2025-5-25 23:07 , Processed in 0.07878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6-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