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已经成了如今生活的必需品,为防疫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说到戴口罩,也给一些朋友带来了“不便”,目前就读小学三年级的小波就有着自己的烦恼。 小波常常捂着口罩进入学校,还经常被老师误认为“不戴口罩”,不遵守学校纪律。小波感到很委屈,向妈妈倾诉:“我不是不戴口罩,我也遵守了学校的纪律,就是我的耳朵挂不稳。” 小波妈妈这才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耳朵,发现的确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趁着放假,妈妈陪着小波到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咨询。 接诊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段礼府告诉小波妈妈,孩子的耳朵上半部分隐藏起来了,上面的沟比较浅,所以戴上口罩后就容易掉落。这种情况叫做“隐耳”,可以通过手术改善外观。 小波妈妈了解情况后,同意了手术方案。随后,医院为小波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外形恢复正常,终于能稳稳地戴上口罩了。 据了解,隐耳又称埋没耳、袋耳,为耳廓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上半部埋入颞部头皮的皮下,无明显的耳后沟;如用手向外牵拉耳廓上部,则能显露出耳廓的全貌,但松开后,因皮肤的紧张度和软骨的弹性又使其回复原状。由于耳廓上部“隐形”,对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譬如口罩戴不稳,无法戴框架眼镜,淋浴时耳朵容易进水等等。在当下疫情期间,戴不了口罩无疑对疫情防控和自身健康都不利,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近年来,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段礼府为主的耳科团队致力于外耳畸形的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隐耳的治疗方法上,段礼府介绍,6个月以内的婴儿采用非手术疗法,即在耳廓安装特殊的矫形装置,使畸形的耳廓保持一定的张力约束,逐渐形成美观的外形。该方法越早治,效果越好。对于1岁以后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段礼府已经开展了多例隐耳矫正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耳廓的外观,恢复了戴口罩及眼镜等功能。(鄢斌成)来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