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的一居民楼内,一台电梯往返乘坐收费1元,业主可包月10元使用,而对于外来租客则需要按次收费。最近,有网友通过视频曝光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楼内乘坐电梯前,必须通过扫码支付才能进入。
据视频拍摄者李女士解释,她跟随租房中介来到这里看房,发现每次在楼内乘坐电梯都需要付费1元,并且这个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看起来像是由业主自发组织运营。
经过了解,李女士得知楼内业主可以选择包月付费,每月10元,但对外来租客则需要按次收费,而参与电梯管理的业主会每天轮换。她表示这样的情况在附近的多个居民楼都存在,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感觉非常离谱。
对于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对外运营收费问题,根据相关市场监督管理规定,应该办理相应的营运登记,并公布价格,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然而目前尚无相关部门对此进行解释。
这样的情况引发了人们对于居民电梯收费的关注和讨论。电梯作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使用是否需要收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尽管电梯维护和管理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大部分业主和居民普遍认为电梯应该是免费使用的。一方面,居民认为他们已经为购买房屋时支付了电梯的成本,所以在使用上不应再额外收费。
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即使小区没有物业公司,也应该由业主共同承担电梯的运营和维护费用,而不是通过对外收费来获取资金。
这种小区自发组织运营电梯收费的现象,在社会上并不罕见。有些小区为了弥补电梯维护和管理的费用,选择了对外进行收费。
选择包月付费以及业主轮换管理的方式,可能是出于公平性和效率方面的考虑,以防止有人滥用电梯资源。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自发组织运营收费的模式,在法律和规章制度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问题。
首先,自发组织运营电梯收费需要办理相应的营运登记,这是一个符合市场监管规定的必要步骤。只有办理了合法的运营登记,才能确保电梯运营收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其次,在进行收费时,应该明确公布价格,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这样才能规范起来,让收费的过程更加透明,确保居民和外来租客能够了解到收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尽管目前尚无相关部门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自发组织运营电梯收费的模式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介入。
对于居民生活中关乎基本权益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来加以规范。只有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合理、透明的运营方式,才能解决收费问题,保障居民的利益。
总的来说,这种自发组织运营电梯收费的现象虽然在某些地方存在,但其实质问题是对于居民基本权益的关注和维护。
任何收费都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并且在透明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对于这种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介入,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不代表自贡论坛观点和立场,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