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思 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 彭阿姨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了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彭阿姨特别怕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迟迟未做。刚好,放疗结束就到冬天了,冬季的层层包裹让她不做术后功能锻炼的充足理由。一年后,彭阿姨发现左手越来越“胖”,最严重的时候胖了好几倍。左手臂和手掌还有沉重、酸痛、皮肤紧绷、膨胀等感觉,同时淋巴管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她的生活质量。 彭阿姨所患的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淋巴水肿是由于机体某些部位的淋巴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异常增多导致的局部组织水肿;后期会导致皮肤出现增厚、粗糙、甚至坚韧如象皮,称为“象皮肿”,常见于小腿、上臂、颜面部等。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在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在术后一年内发生,是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水肿的发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有所上升。长期的水肿会严重影响患肢的形态和功能。术后,约有21%的乳腺癌患者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概率是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患者的4倍,术后的放射治疗可能进一步破坏淋巴系统,加重水肿症状。 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治愈的高致残类疾病。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正确诊断与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患肢肿胀增粗,发生进行性组织纤维化及脂肪沉积,晚期可致残,致残率位于致残疾病第二位。频发丹毒和蜂窝组织炎,严重感染时可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皮肤的改变,如桔皮样改变、皮肤颜色改变、湿疹、溃疡、皮肤感觉异常等。晚期淋巴水肿可转为恶性病变,如淋巴管/血管内皮肉瘤等。肩部生物力学功能紊乱,引发颈部肌筋膜疼痛不适。 市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车红缨提醒到,测量上肢任意部位同一位置周径较健侧增加2cm左右或差异达到10%左右则为淋巴水肿。最初的表现仅为患侧上肢沉重和不适感,有时在佩戴戒指、手表、手镯时发觉越来越紧;或上肢皮肤紧绷、肿胀甚至按压后出现凹陷并且未迅速消失;或在手部、臂部皮肤破损后上肢变得肿胀、疼痛、发红或发烫。一旦发生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淋巴水肿一旦发生,就会长期存在,难以治愈,只能控制和缓解,目前医学上强调以预防和管理为主。乳腺癌患者做好“八个避免”“三个坚持”,可以避免淋巴水肿。“八个避免”是:避免患肢下垂,术后早期预防性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避免患侧上肢损伤、感染;不进行有创性操作(包括患侧上肢静脉注射药物、抽血);避免蚊虫叮咬等。避免患侧上肢测量血压,如双侧上肢淋巴水肿,应在下肢测量血压。避免患侧上肢接触高温环境,如热水浸泡、桑拿浴等;避免烫伤;患侧手臂不热敷;沐浴时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穿戴过紧的首饰,如戒指、项链等。避免穿紧身的衣物,如内衣、吊带、束身衣等。避免负重:避免提、拉、推过重的物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较剧烈的体育活动,在健侧挎包。避免患侧过度疲劳,避免过度锻炼,当肢体感到疼痛时,要休息,并注意抬高肢体。“三个坚持”是:坚持术后功能锻炼及有氧运动:尽量选择强度小、柔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坚持健康饮食:饮食多样化,并注意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因为优质蛋白更易被机体吸收利用。优质蛋白诸如鸡蛋、纯牛奶、鱼肉、大豆、豆制品(如豆腐)、虾、鸡腿、鸡胸肉、鸭肉、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等。坚持佩戴弹力袖套:有助于预防及减轻水肿。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