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最烦人的事情排行榜里
手上长倒刺一定榜上有名真正的狠人手起皮落,不带任何感情——嘶。
但是手上的倒刺就像韭菜撕掉一茬就会再来一茬并且还会留下长长的一条口子一碰水就钻心的疼
那么倒刺到底能不能撕掉?长倒刺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了吗?今天疾控君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1什么是倒刺?倒刺,医学上称为“逆剥”(民间俗称“倒欠”“倒卷皮”“肉刺儿”等)。主要表现为指端表面近指甲根部的皮肤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肉刺,实际上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
指甲周围的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略有不同,这里的皮肤非常薄弱,容易因为一些微小的刺激引发损伤、炎症甚至感染,而且没有毛囊、皮脂腺等结构,无法分泌油脂,缺少了“皮脂膜”的保护,无法锁住角质层内的水分,加之秋冬天气干燥,甲周皮肤缺水,倒刺就会增多。
2长倒刺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吗?关于长倒刺,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缺乏维生素”,真相果真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真正的维生素缺乏,不单单会出现皮肤问题,多会伴有身体的其他症状。甲周倒刺大多只是局部的皮肤异常,是因为皮肤太干燥了。
除了天气外,某些生活习惯也会加剧皮肤干燥,增加倒刺产生的风险,如:
1.经常洗手或接触刺激性物质经常接触化学物质或经常接触水的人,比如厨师、医疗工作者等,更容易产生倒刺。洗碗、洗衣服时用的肥皂、洗涤剂等碱性物质,会破坏“皮脂膜”。
所以,做家务时最好带上手套。如果有不可抗力因素,必须要接触水和洗涤剂,在接触后最好涂抹有保湿功效的护手霜。
2.经常受到机械刺激喜欢抠指甲、咬指甲,不合理的美甲,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等,甲周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或损伤,也会更容易出现长倒刺的情况。
3手长倒刺千万别直接拔每当手指长出倒刺,我们常常忍不住想要用手一把拔下来,但是结果往往是痛得让人后悔不已。
你知道吗?手指有着丰富的末梢神经,倒刺与肌肉紧密相连。当我们用手或其他工具去撕拉倒刺时,很容易撕裂表皮皮肤,给敏感的末梢神经带来剧痛。
而且,周围的皮肤也会受到伤害,甚至可能引发流血,导致手部感染。手上的倒刺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甲沟炎、局部化脓、疼痛、红肿,甚至发烧。
如果倒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12和维生素A,还有复方甘草酸苷片;然后每晚睡前外用维A酸软膏或阿达帕林凝胶,早上双手还可以外用肤乐霜;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4如何正确处理倒刺1.先把手浸泡在温水之中,使指甲以及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
2.指甲钳和小剪刀最好用酒精消毒,长倒刺的地方则用碘酒消毒,避免感染。
3.用锋利且清洁的指甲剪整齐地剪掉倒刺。
4.剪完倒刺或每次洗完手后,都立即使用护手霜或润肤霜涂抹均匀。推荐使用含有尿素、不饱和脂肪酸、鱼肝油、白凡士林等成分的润肤霜进行涂抹。
5这样预防倒刺1.护理手部皮肤平时要好好保养手部皮肤,可以使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手霜,避免接触强碱性的洗洁精、洗衣粉和肥皂等物质。定期进行手部去角质护理也是很重要的。
2.减少外部刺激有些人喜欢抠手、咬指甲,有的宝宝喜欢吮手指、刨东西,这些都会增加甲周皮肤的物理摩擦,从而引起倒刺,这些习惯应改掉。此外,应避免过度美甲,以免损伤甲小皮(甲根部的薄膜状皮肤)。
3.选择适合的护肤品如果你的皮肤容易干燥,可以选择含有较多油脂的护肤品,比如含胶原蛋白的产品,能够滋润皮肤、锁住水分、减少角质层的过度生长。
4.合理摄入营养物质饮食要均衡,不要挑食。除了多喝水外,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绿叶蔬菜如蒜苗、菠菜、芹菜、油菜等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和B的水果,如苹果、梨、猕猴桃、火龙果和香蕉等,也可以选择性多摄入。
此外,可以增加蛋黄、瘦肉、动物内脏、海产品和干果等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钙和锌的食物摄入量。冬天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动物脂肪和胶质丰富的食物,如猪皮和猪脚,对皮肤也有一定的滋润保护作用。特别是对于饮食中摄入肉类较少的女性,要注意适量摄入这些营养物质。
来源:科普中国、生命时报、广西疾控、武汉市第一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