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后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在此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春分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时节,中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民谚也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说法。在岭南地区,“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在中国还有“春分到,蛋儿俏”的民间说法。每到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游戏试验。 春分养生小贴士忌大寒大热 春分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平分、寒温各半的时期,养生也应该顺应天时,追求人体阴阳的平衡。阴阳失衡的外在表现就是“寒”“热”,因此春分时节,饮食上最忌大寒大热,而应讲求平和,进而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黄瓜、苦瓜、螃蟹等食物都属于寒性食物,葱、姜、辣椒等就属于典型的热性食物。但是,并不是说这些食物都不能吃,只要将食物的偏性达到互补就可以吃,例如在烹调螃蟹时,添加点葱、姜等温性调料。
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要少吃酸而多吃甜。酸入肝,对保养肝脏有好处,为什么要少吃呢? 春分时节肝气本就活跃,酸味食品吃得多了,会使肝气过于旺盛而损害脾胃。而吃点甜食以养护脾胃就再好不过了,比如大枣不仅补养脾胃,更有补血补气的功效。
多吃时令蔬果 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生长的时令菜,它们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春分时节的时令蔬果有蒜薹、豆苗、樱桃等。 蒜薹:蒜薹性温,味辛,具有温中下气、醒脾气、消谷食的功效,还有良好的杀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豆苗:豆苗含有极丰富的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 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 樱桃:樱桃性微温,味甘、酸,能益脾胃,滋养肝肾,涩精,止泻。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口舌干燥、腰膝酸软、血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