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现货黄金突破2200美元/盎司 再创历史新高 近一段时间以来 国际金价屡创新高 黄金消费、以旧换新、黄金回收 等交易高度活跃 你迫不及待想“上车”了吗? 先别急 看完这篇“避坑指南”再决定↓ 高位“炒金”需谨慎 金价一路“狂飙” 但投资仍需理性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 风险偏好、投资期限 专业知识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黄金投资工具 黄金交易陷阱多 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随着“买金热”持续升温 黄金交易出现新“套路”↓ 黄金掺假新套路 日前,有直播间销售“999足金”产品,以“足金 国检证书”为噱头吸引买家。然而,证书二维码却查无此证。
造假手段不断升级,甚至有商家会在黄金中掺“铼”,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和简单称重辨别真假。
买了金条不发货 近期,有消费者在直播间买了金条,却迟迟不发货。客服称“由于金价大幅上涨,我司无法如期发货,超时15日发货的订单会按照平台规则赔付。”
收金套路层出不穷 打着“高价回收”旗号的金店,通常会设置种种套路,以黄金成色不好等理由压价压秤。 “一般损耗在0.01—0.03克左右,比大盘低10元左右是正常回收价格,接近大盘或者高于大盘价格的基本都有套路在。”有黄金回收店员表示。 黄金“托管”引争议 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在“中国黄金北京概念店”办理了黄金“托管”业务,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的黄金随着门店的关闭一同消失。
黄金消费要注意这些 消费者购买黄金时 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教你避开黄金消费的“坑”↓ 购买前 确认商家资质 消费者购买黄金应当选择正规商家、正规电商平台,可以在商务部官方网站“备案查询”版块查询企业备案信息。>>官网直达
消费时 留意经营主体与模式 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官网、店铺公示、询问店员等方式明确店铺的经营模式,合理选择店铺。 面对销售套路 “擦亮双眼” 消费者在购买黄金时要询问清楚黄金克数、价格组成、售后政策、工费收取等,保障自己的知情权; 如涉及售后质保、以旧换新等服务,还应当与商家确认好具体的条件及标准; 同时,消费者也要谨防黄金消费诈骗。 交易后 及时索取交易凭证 消费者在消费后应当及时向商家索要提货单、发票、收据等单据,保留好消费凭证。 发生纠纷时 选择多途径维权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要积极与商家协商解决。 如自行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或通过“全国315平台”,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 如仍未解决,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 如遇到涉及刑事犯罪的情形,消费者应当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登记。 (综合央视财经、北京朝阳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