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姓苟的“准爸爸” 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吐苦水” 因为自己的姓氏比较特殊 从小遇到了很多尴尬。 “我想给孩子改姓,可行吗?” 那么新生儿出生填报姓名时 能否不随父母姓? 对此,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妇幼处回应 孩子出生后,若不随父姓或母姓 在医疗机构办理出生证时 填写第三姓氏申请表即可
贵阳市公安局白云分局明确回复苟先生,根据《民法典》第四编第三章第一千零一十二条、第一千零一十五条之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是可以到属地派出所为孩子办理姓氏更改事宜。但由于苟先生的孩子还未出生,公安机关暂时无法办理姓氏更改相关事宜。
中国冷门姓氏有多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早在5000多年前,姓就由父系来世袭和传递。最早的姓氏记载,可追溯至唐朝(公元627年),当时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都记录下来了,并写成了一本《氏族志》,颁布天下,成为当时推举贤能、撮合婚姻的依据。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姓氏中,按人口集中程度分为四种,即:大姓姓氏、常见姓氏、罕见姓氏和稀有姓氏。其中,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姓氏有2400种,占总人口的97.93%;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23种,占总人口的56.61%。
而关于姓氏的选择,《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1. 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2. 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3. 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姓名是一个人的“名片”,也是认识了解一个人的基本。现实生活中,你有见过以下冷门姓氏吗?
▲图片来自@人民网
来源 | 新闻晨报、公安部网站、国家统计局微信公众号、贵阳融媒问政、网友评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