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中“老大”挑大梁
蒋定洪1960年出生于富顺县赵化镇古木村,家里三兄弟,他排行老大。14岁时,已受骨癌折磨三年的父亲病发,彻底丧失劳动能力,三兄弟无奈放弃学业回家务农。蒋定洪一边在生产队打杂挣“工分”,一边照顾瘫痪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作为家中老大,他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维持一家生计的大梁。
上门女婿心善良
1988年,28岁的蒋定洪,通过介绍认识了琵琶镇顺江村女青年石安容。恋爱虽令人欣喜,但蒋定洪却面临一个艰难抉择,石安容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三级肢体残疾),她的父亲也因患风湿瘫痪在床,如果与石安容结婚,他将面临的是一个缺少劳动力的新家庭。忠厚善良的蒋定洪选择了后者,他相信,无论多困难,只要自己肯干,就一定能支撑起一个幸福的家。结婚后,为了更好地照顾瘫痪的岳父和患病的妻子,蒋定洪选择居住在妻子家,成为上门女婿。不久后,蒋定洪夫妇有了唯一的女儿蒋万群,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多灾多难仍坚强
正当蒋定洪觉得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盼头时,又一个噩耗将这个刚刚有点起色的家庭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2003年,13岁的女儿蒋万群突然表现出动作迟缓、四处游荡、孤僻少语等怪异行为,后经鉴定为二级精神残疾。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万群的病愈发严重,发起病来家里的窗户、电视、锅盆碗盏全都被她砸烂,年迈患病的岳母、患病的妻子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她,蒋定洪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女儿。女儿、妻子、岳母每月的药费就高达五千余元,这样的开销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蒋定洪每天不仅要打零工、干农活,还要操持家务、照料3个病人,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
政策关怀展希望
为了减轻蒋定洪的家庭负担,琵琶镇党委政府2013年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顺江村两委为他家争取入户项目、低保、临时救助、冬春救助等各种帮扶政策,优先安排他到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务工增收,还联系公益组织对口帮扶,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为他的家庭带去关怀。
现在蒋定洪已经62岁了,照顾86岁的岳母生活起居,照看小儿麻痹症的妻子和精神残疾的女儿,接送外孙女上学,出门打零工、干农活、饲养家禽、打理家务,这些都已经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习惯。
“有党的好政策,有政府的关心,现在干活越来越有劲了,我不能光靠政府,要自己努力把这个家撑起。”这是蒋定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被问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说:“就是把外孙女抚养成人,这也是我坚持的最大动力。”
来源:富顺网
|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发表或转载,不代表自贡论坛观点和立场,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