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仲夏时节,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在古宇湖,没有了候鸟的喧闹,湖水从容拍打着岸边的石块,奏出自然的和声。 山峦、水塔、岛屿倒映在湖光中,自有一份安宁之美。
古宇湖自2014年12月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古宇湖景区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经过一系列改造提升,品质不断升级,于2016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如今,在隆昌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号角声中,古宇湖景区立足丰富的候鸟资源、生态资源和水资源,深挖候鸟文化、沱灌文化和古驿道文化,精心打造景区旅游产品,努力迈向国际一流休闲度假目的地。 护水增绿 立足三大资源打好生态牌 6月10日,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古宇湖景区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景区巡逻。 不时拿出手机定格沿途看到的风景,一朵盛开的美人蕉,一只掠过水面的白鹭,一群在湖边拍照打卡的游人……都能让工作人员驻足。 古宇湖越来越美,不仅是古宇湖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感受,也是无数喜爱到此游玩的市民的真切体验。 从为候鸟投食到禁止投食,从开行游船到全部取缔,从开发水上项目到全面保护为主……这些细小的变化,在让古宇湖景区水越来越清、岸越来越绿、环境越来越好的同时,也让古宇湖景区的生态名片更加深入人心。
古宇湖湿地植物园的美人蕉春夏赏湖光山色,秋冬观万千水鸟。作为川东地区面积最大、生物物种最丰富、自然景观最佳的生态湿地,古宇湖素有“川南明珠”“候鸟乐园”等美誉。其湖岸线总长32.45公里,最大库容量5600万立方米,最大水深27米,平均水深15米。湖面面积与杭州西湖大体相当,库容量是西湖的近4倍,湖岸线是西湖的2倍多。湖周山势陡峭,绿树成荫,怪石林立,风景秀丽,有大小岛屿10余个。作为四川两处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之一(另一处为西昌邛海),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越冬,数量多达近十万只,是川内鸟类分布数量最多的内陆湖。 依托丰富的候鸟资源、生态资源和水资源,景区近年来陆续实施了观鸟项目、游客中心、游步栈道、景观塑造等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建成环湖公路22公里、游步栈道约12公里,修建了以观鸟、赏景、祈福为主题的自然、人文景点12个,包括北入口公园、摩崖石刻、居仙洞、观鸟长廊、吉象饮水、云台胜景、龙津池、卧虎渡、三生石、娃娃岛湿地、古宇寺、湿地植物园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览体验。 立足全面保护原则,景区还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修建了10多公里污水管网用于收集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环湖绿化提升工程,消除农药、化肥污染源,不断提升湖区水质和景区生态环境。如今,古宇湖长期保持Ⅲ类水质,沿途32.45公里湖岸线、22公里环湖公路全部完成绿化。
古宇湖景区禁泳禁渔,制止砍伐,清理违建,严禁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每一天,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都要沿湖巡逻,呵护一湖安宁。 据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取缔游船后,就不再开发水上项目,加上受疫情影响,目前游客量较以往高峰时有所减少,但节假日也有上万人到此游玩。 对于景区目前的全面保护政策,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表示十分认同,“打造景区不能急功近利,把环境保护好了,游客自然就来了。” 补齐短板 精心打造旅游产品 听水、观绿、赏花、露营……记者注意到,目前古宇湖景区主要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主,几乎没有体验式、参与式的高质量游玩项目。
古宇湖湿地植物园的荷花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4A级景区,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亮点、服务性配套设施不足等,确实是古宇湖景区目前存在的短板。 接下来,景区将以隆昌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按照规划精心打造景区旅游产品,树立古宇湖形象,争取在2025年将古宇湖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具有候鸟文化、地域特色、山水风情特征,融休憩娱乐、健身休闲、科普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休闲度假目的地。 来源:i内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