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3岁的赖先生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了小干扰RNA药物英克司兰钠注射,成为自贡首位注射“降脂针”的市民。 此前,英克司兰只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少数的大医院才有,此次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积极引进该药物,是降低区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的有力举措。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罗裕博士称,这标志着自贡市的血脂管理迈入高效便捷新时代,治疗理念与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同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据了解,赖先生因心绞痛曾在外院植入了两枚支架,但原支架植入部位多次出现狭窄,需要接受进一步治疗。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后,罗裕博士通过药物球囊对病变进行了有效处理,术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一定要把相关危险因素控制到最好,如果同一位置再次出现狭窄,将面临外科开刀的风险。”罗主任介绍说,赖先生这样的情况属于超高危人群,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到1.4mmol/L以下才能达标。 近年来,国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走高,并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罗裕博士表示,俗称“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显示,在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人群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仅为6.8%。自贡地区饮食重油,导致高脂血症发病情况突出。此外,相比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没有明显症状,且需要验血才能诊断,这些因素导致高血脂成为“三高”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最危险的指标却最容易被忽视,这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一个矛盾现象。 目前降脂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临床统计显示,能坚持每日他汀治疗的患者不足20%,大量患者存在漏服现象,部分患者服药后肝功能出现异常,更多的患者是服药后仍无法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导致心血管事件高发和频发。
罗裕博士介绍,英克司兰属于高靶向性药物,能让“坏胆固醇”的降幅达到50%,远超普通降脂药物,半年打一针能将血脂管理化繁为简。说明书显示,英克司兰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疼痛,且为一过性,不会带来肝肾功能的损害,就像打胰岛素一样便捷。(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