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7月5日临近中午,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杨家嘴村互助养老驿站,69岁的伍志元悠闲地看着电视,等着开饭。自从养老驿站开设“长者食堂”后,他隔三差五就来这里用餐。“只需要出3块钱,就有两荤一素,划得来。”伍志元说道。
威远县镇西镇杨家嘴村互助养老驿站“长者食堂”老人们正在等待开饭 相比起城市完善的配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近年来,内江市大力实施农村养老服务三年提升行动,构建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创新开展困难老年人集中供养、敬老院“舒心工程”、慈善+养老等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质效得到有效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聚焦老人迫切需求 建成118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 7月5日上午,因为下雨农闲,杨家嘴村互助养老驿站来的老人比往日多一点。老人们在活动室娱乐时,厨房里的张光群正在准备中午的饭菜,油炸土豆、酸菜鱼、回锅肉、炒南瓜,香气扑鼻而来。 杨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吴铁勇指着厨房门口粘贴的用餐收费价目表说,“长者食堂”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每餐10元的标准供餐。这10元餐费中,某银行补助5元,爱心基金补助2元,所以老人只需要支付3元。 除了“长者食堂”,这里还有活动室、交流室、图书室、休息室,老人们可以在休息娱乐、读书看报、午休小憩。
威远县镇西镇杨家嘴村互助养老驿站老人正在打牌娱乐 像这样的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内江市已经建成118个,今年还将新建30个。这些服务站按照覆盖半径1.5公里和建筑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标准,通常由镇、村集体用房改造而来,立足农村实际和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开展助餐、助安、助娱等服务。 入住前先体验一周 “舒心工程”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离开杨家嘴村,记者来到了镇西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这里居住了99名老人,主要为特困供养人员,79岁的宋功德就是其中之一。去年8月住进来之前,他特意来体验了几天,感觉满意才办理入住。
宋功德在镇西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单位负责人文超介绍,中心在满足特困人员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开展了“请进来走出去”服务。邀请有入住意愿的老年人参与为期一周的免费试住体验,试住期满后进行双向选择。同时,也会为周边老人提供理发、健康评估等养老服务。 上个月,威远县志愿者服务队买来牛奶、消暑药品,来到这里开展送清凉活动,这也是内江市实施敬老院“舒心工程”的一个真实写照。 “舒心工程”以为敬老院“送文化、送健康、送才艺、送趣味、送菜园”五项活动为载体,以健身30分钟、摆龙门阵(讲故事)30分钟、唱歌30分钟、小游戏30分钟“四个30分钟+”系列服务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棋牌、观影、种植养殖、藤编、竹艺等系列服务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医生定期上门巡诊 实施农村困难老年人集中供养 今年6月,从内江市卫健院毕业的00后护士姚炎锋,来到了位于威远县东联镇凤金山村的威远县失能照护中心。平时,他负责为老人测量血压、发药,带领老人做康复训练等工作。
00后护士姚炎锋为老人测量血压 除了有护士,威远县失能照护中心护工大部分有上岗证。每周还有医生定期上门巡诊,如需要住院治疗,也可以及时入院。采访时,一辆救护车正好将一位治疗了眼疾和感冒的老人送回来,然后又接走了一位老人。 这家失能照护中心于2022年8月投入使用,通过实施农村困难老年人集中供养,吸纳了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低保对象中的失能、失智、伤残老年人,共计120位老人。
威远县失能照护中心 目前,内江市有农村公办养老机构114所,其中县级失能照护机构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8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118个,床位12155张,入住6700人,入住率55.12%。 下一步,内江市将以“人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处处可及养老服务供给”为目标,以“建体系、补短板、优服务、守安全”为主线,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举措、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