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兰艳 文/图、视频 近日,位于市公交集团的朱红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新增设了“家风家教服务站”,并专门设置了“家风讲堂”。据朱红介绍,这个服务站目前已通过四川省总工会的验收,她将以身作则,发挥好“它”的作用,让“家”文化在公交员工中更好地传扬下去。
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心中分量最重的荣誉:“最美公交司机”朱红是33路公交车驾驶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亲切爽朗的笑容和乐于助人的性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朱红始终如一地驾驶着公交车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与其他驾驶员一起将乘客平平安安地送达目的地,满足这座城市对于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驾驶公交26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三零”纪录。“她所驾驶的公交车从车身、地板、扶手到车窗,随时都保持整洁明亮”“她服务过的乘客,人人都交口称赞”……在同事眼中,朱红就是榜样。2018年,以朱红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如今,在朱红的带动下,市公交集团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驾驶员。
在她的工作室里,一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是满满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城市公交十佳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最美公交司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交通运输部“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四川省妇女十四大代表、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五四劳动奖章……这些荣誉的背后,见证和承载着她一路走来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面对这些荣誉,朱红告诉记者,她只是做了一名公交驾驶员应该做的事情。
“我最看重的是‘最美公交司机’这个称号,因为这是大众对公交驾驶员这份职业的认可和肯定。我也希望能用自身行为感染乘客,让他们更加理解公交驾驶员的不容易。”朱红这样说道。
以上两张为资料图片(受访者提供)夫妻俩把青春奉献给了公交事业1994年,19岁的朱红从技校毕业后,进入到自贡公交公司,成为一名售票员。1997年,她经过培训,转岗到公交车驾驶员岗位。据她介绍,由于当时居住的公房离上班地点太远,每天凌晨4点半不到,她便要出门上班。1999年,女儿朱佳出生,但他们夫妇每天都在驾驶岗位上早出晚归,无暇照顾。于是,女儿2岁时便被送到了奶奶家里,一直到2006年才将其接回,但依然大部分时间由外公照料。朱红说,直到现在,他们一家人连一张像样的全家福合影都很难找到。 “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我的亏欠是少了对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朱红告诉记者,“但坐在驾驶室里,展现的就是公交形象,不能有一丝一毫懈怠。”于是,最近几年,为了弥补心里的愧疚和遗憾,她拒绝了所有的娱乐活动,把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全部留给他们的“小家庭”,打扫卫生、给年迈的父母做饭、陪女儿读书等。
“公交驾驶员这个岗位很平凡也很普通,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但既然干了就得干好。应该说,我们夫妻俩都把青春奉献给了公交事业。作为公交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朱红笑着说,她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对物质需求并不高,向往的也是一份纯粹真挚的感情。据她介绍,当年结婚时,她丈夫家里的条件其实很差,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但朱红满怀信心地鼓励丈夫“只要有双手,我们共同努力,面包会有,什么也都会有”。正是有了这份难得的包容和理解,他们的小日子才越过越带劲儿。
实现人生价值:“有人需要,便尽我所能帮助”2007年,朱红被评为优秀员工。当时,她将获得的1200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公交公司设立的“爱心基金”。据了解,这也是该爱心基金成立后收到的第一笔来自员工的捐赠。2011年,朱红再次将获评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的奖金如数捐赠出来,甚至公司给予她每个月的400元补贴,也被她全部放进了爱心基金里。 “希望能利用这些钱,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困难同事,让更多公交人感受到公交大家庭的温暖。”朱红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而她口中的“人生价值”便是“有人需要,便尽我所能帮助。”她总是努力将善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乐于替乘客排忧解难,送车上睡着的小孩回家,给外地朋友指路,帮迷路的老人寻找亲人……这些事情早已成为朱红的家常便饭。她美好善良的品行还得到了所居住小区全体业主的信任。经过大家推选,她成为小区业委会委员,承担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的责任。 同时,已连任三届四川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的她,又有了新的目标——她希望用实际行动倡导每一位公民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别由于自己的疏忽而产生危害社会的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这源于一件她很少提及、鲜为人知的事情。2022年的某天,朱红并不当班。当时,她坐在一辆公交车的座位上。这时,车厢里走上来一位似乎有些精神障碍的年轻小伙及他的监护人。监护人自顾自地到后排座位坐下,而这名年轻小伙儿却拿起车门边的灭火器,一个箭步冲到驾驶室猛打驾驶员身体。朱红一看情况不妙,连忙制止。当时车上乘客多,极易发生更大的危险状况,朱红便自己从包里掏出20元现金递给小伙子的监护人,让他带其打出租车回家。可不想还未下车,小伙儿又一次骂骂咧咧地冲向驾驶室殴打驾驶员,朱红立马阻拦,却不慎挨了小伙儿重重一拳。这件事情后来引发了朱红的思考,她告诉记者,其实她家里就住着一位肢体残疾的精神障碍患者,是她的舅舅。因舅舅已无其他亲人且一直未婚,从2000年起,朱红一家人便担负起照顾舅舅生活起居的任务,即使再穷再苦再累,他们都从未有过怨言。朱红说:“这是自家亲戚,我们就应该照顾他,别给社会添麻烦。” 采访中,朱红多次提到雷锋和焦裕禄。“我从小就看着焦裕禄、雷锋等人物的电影长大,他们的形象嵌入了骨髓。”朱红笑着说,“我要像雷锋一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在自贡都市公交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资料图片(公交公司提供)记者手记记者曾经采访过许多公交驾驶员,从他们口中听不到很宏大的愿望和理想,他们每天最大的心愿是保证乘客平平安安,然后自己简单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付出与收获总成正比,33路公交驾驶员朱红一路辉煌的背后,一直潜藏着鲜为人知的辛酸与眼泪,让我们再次致敬那些默默无闻的公交驾驶员们,为像朱红一样的公交人点赞!人物小档案朱红,中共党员,朱红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现为自贡市公交集团宇星公司33路“朱红车组”驾驶员。自1994年进入公司以来,她用平凡的坚守用心工作,用情服务于乘客,安全行驶百万公里,一直保持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三零”记录。朱红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和带动了一群人,用朴实真诚的服务温暖了无数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劳动模范的本色。
|